文|壹拾说
编辑|壹拾说
前言
宗教和风俗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制约又相互体现。禅宗是一种本土化的佛教,在中国自入境以来,已被各阶层社会所接受,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
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对禅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多个角度探索禅宗文化与中国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例如,研究者们开始探讨禅宗在各地不同的特色和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佛语的生活化、本地化的僧侣习俗以及民俗文化中留下的禅宗痕迹等。
然而,现有研究还存在着忽视各地禅宗特色的深入挖掘以及反映当地文化的关系的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从历史角度探讨赣西禅宗的民俗化发展过程,通过寻找禅宗文化在民间信仰、传说和习俗中的痕迹,分析禅宗对当地居民个性和思想等方面的影响。
探索禅宗对当地民俗内容和形式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赣西禅宗与当地民俗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赣西禅宗的世俗性与民间化发展
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佛教各家寺院纷纷衰落,唯有注重劳作、不倚仗经论的南禅宗得以在中国佛学界崛起,并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垄断佛学舞台。
在这一过程中,赣西禅宗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其发展与传播逐渐显现出民俗性,彰显出禅宗在中国的民间化发展历程。
赣西禅宗的民俗化现象,在禅宗发展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禅宗的民间化进程。
赣西地区的宜春、萍乡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七派中的沩仰、临济、曹洞三宗之地,也是杨岐派的发祥地。
赣西山丛之中散布着多座禅宗道场,如宝丰、百丈、洞山等,形成了禅宗祖庭长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赣西禅宗以求变创新、亲近自然、平民风格等特色吸引了当地居民。
禅宗通过百姓的日常薰习,鼓励人们向善,同时在经济方面倡导农耕,提倡自给自足。
这些思想和做法不仅保留了佛教的信仰和理论特色,也维持了佛家清净无为、超然出世的形象和素质。
禅宗在赣西地区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全面的生活化,即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体现禅宗的精髓,能看穿红尘,不计名利,在生死中看破生死。
因此,禅宗对于赣西民俗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在赣西地区,禅宗得到了广泛传播和高度发展,具有生活化的典型性和自觉性,禅宗在赣西地区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传播,其发展历程与早期客家人口的迁移和区域交通状况息息相关。
早期客家人从中原南迁至福建、江西,再向广东迁徙,其中,部分客家人到达岭南后进入赣西山区,随后继续向湖南迁移,长廊谷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天然交通要道,为赣西禅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不少学禅者也在游州猎县等地经行此地,终使赣西的古刹成为禅宗门派的策源地。
在唐宋时期,赣西的佛教进入了鼎盛期,北宋时期,著名诗人黄庭坚曾在其诗中描绘过他经过萍乡时所见的壮观景象:
“我行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绕羊肠;水边林下逢纳子,东西南北古道场”。
这足以证明禅宗在赣西地区的盛行。禅宗的传播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赣西地区的寺庙建筑遍布江南、南北大江地区。
这些寺庙成为禅宗传播的基地,汇聚了佛教建筑艺术、佛堂装饰、佛像雕塑、法会等多种形式,为周边城镇和村落带来了持久的影响,对当地民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赣西本土文化与禅宗文化的融合恰好体现在这些寺庙建筑中,这些建筑物不仅是禅宗文化的载体,也是赣西地区文化的代表之一。
总而言之,赣西禅宗以其合理、包容、变通的特点,适应了当地社会的状况,贴近了普通民众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
禅宗的发展和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共同编织出了一幅生活化、民俗化、民间化的图景,反映出了赣西地区独特的文化特征。
分析赣西禅宗对当地民俗的影响
赣西地区宜春、萍乡周边山村的寺庙僧俗参杂,与当地居民的交往日益增多,由于禅宗严谨的教义和规矩对地方风俗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赣西民间文化的宗教色彩更加突出。
禅宗在赣西的发展,不仅对当地的民间传说、故事歌谣、民间俗语成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之理深入赣西民间影响民众的思想和心理
在赣西地区,佛教的善恶观念和修身养性的思想深入民间,禅宗六祖慧能认为,众生都具备佛性,这种佛性即是我们内在的自我和天性,但往往被外界的干扰所遮蔽。
因此,成佛解脱并不需要向外寻求,只要认识到内在的自性即可。
杨岐宗在这一基础上发展了更深入的思想,主张心是一切法的根本,宇宙万物皆由心而生。杨岐方会则认为,只有心心心是佛,所有物品都拥有这种潜质。
因此,聪明和愚钝的人都有可能实现成佛,这些思想促进了掸宗思想的传播,并推动了杨岐禅宗的长足发展。
在赣西地区,僧人的修身养性思想和实践深深地影响了当地的居民,吸引了他们信奉和追求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成为了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准则和道德标准。
他们普遍认为,虔诚地礼佛能够带来好的结果,如消灾祛病等等。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经常通过捐资建寺、修桥补路等行为来积累功德和行善。
禅宗在赣西地区深刻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信仰和行为准则,孕育了优良的民情民风,作为一种精神信仰,禅宗在心理调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给赣西民众提供了精神寄托和心理安全感。
禅宗强调平和内心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它的深入普及,使得赣西居民普遍保持着平静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富不喜外、穷不嫌乡是当地人的共同特点,表现了他们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在待人处事中,赣西人表现出慈悲善良、宽容忍让、诚实谦恭等品性,行善积德、乐善好施也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准则。
禅宗对于人性本善的理念以及修身养性的思想,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心灵成长和文化传承,造就了赣西人淳朴善良、与世无争的品格形象。
综上所述,赣西禅宗文化在赣西地方扎根,通过无私奉献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将善良、平静、和谐等理念联系起来,推动了赣西人思想和精神的不断提升,形成了融洽的人际关系,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境界。
对赣西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禅宗充买了当地民俗的内容
禅宗在赣西地区成为了当地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当地的民间信仰,许多赣西人坚持修行念佛,逢时过节会磕头上香,表现出虔诚的信仰。
禅宗高僧们不仅在民间传说中被传颂功德,还被当地人民供奉或拜祭,受到膜拜。
据记载,在南宋理宗、度宗两朝期间,前往慈化寺朝拜的信众来自四面八方,远及闽、粤、湘、蜀等地,使普庵禅师受到特别的崇拜,甚至在今天的福建、台湾和四川仍受到重视。
在宜春万载客家醮祭仪式中,对普庵禅师的祖祭非常重要。
赣西民众因地制宜,对虔信、祈福、祛灾的“宿命观”非常看重,经常进香拜神,特别是在治病、驱疫、祈雨等方面信仰普庵禅师。
同时,赣西民众主动、自愿捐资修建寺庙,寺庙不仅是僧侣的居住之所,也是进行佛事活动的场所。
尽管赣西民众生活贫困,但大多数人都怀着虔诚的愿望,慷慨解囊,集资兴建寺庙,参与寺庙的修建和日常事务。
可以说,赣西人民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出了无私奉献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着当地人民的思想和精神不断升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进入真、善、美的境界,对当地民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当地的民间传说因普庵禅师而更加丰富多彩。
普庵印肃禅师,又名普庵禅师或普庵祖师,在民间也称为“普疃”,因其在治病、驱疫、祈雨、伐怪木等方面被认为具有神奇的力量而广为流传。
民间传说中,普庵禅师举办法会时,人潮鼎盛,官方派遣巡捕前来调查,但突然狂风暴雨,天上显出巨龙之像,巡捕不敢调查,于是折返。
还有一位信徒捐赠香油钱给普庵禅师后,普庵禅师在其背部写下“施财功据”四个字,该信徒之后的孩子竟然也在背上留下了同样的字迹。
由于普庵禅师的神异经历,一些非佛教的道士奉其为祖师,号称“普畸教主”,即“普庵派”。
此外,民间还传说,用红、黄色的纸条写下“普庵到此百无禁忌”八个字,贴在家中可以改善风水,携带于身可以避免灾难。
慈化寺附近的民间至今广泛传扬着普庵禅师除妖斩魔、与吕洞宾斗法等神奇故事,这些故事越传越多,最终集结成《普祖灵验记》一书,在民间广为流传。
除了普庵禅师,还有许多高僧的传奇故事也在民间流传。
赣西禅宗文化对地名、姓名等传统命名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当地的生活习俗注入了丰富内涵。赣西地处湘赣边界,人口和村庄都有较大发展。
一些村庄是先有寺庙,后有移民,因此以寺庙的名字来命名,即使许多古寺已经荒废,村庄的名字仍然沿用着。
杨岐村、金山村、慈化村、百丈村、宝峰村等村庄都以寺庙的名字命名,这些村名具有浓厚的禅宗色彩,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地反映了赣西禅宗圣地的地域特色。
赣西禅宗还丰富了当地的俚语和俗语。许多民间俚语和俗语源自禅宗高僧或寺庙,与禅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例如,“宁可割肉补常住,不可私蓄肥自已”的俗语与赣西高僧密切相关。
宋代的杨岐方会禅师曾在石霜楚圆禅师座下担任监院,夜间看经,自己另买油。后来临济宗法系的杨岐一派,灯灯续焰,源远流长,发展最为兴盛。
洞山宝寿禅师在五祖寺充执库房,住持五祖戒禅师有次因病服药,需用生姜熬膏,侍者到库房求取,宝寿日:“常住公物,不可私用,拿钱来买”。
五祖戒即令持钱去买,后来洞山住持缺人,五祖戒推荐说:“卖生姜汉可以,”宝寿禅师便成为洞山的住持。
赣西禅宗倡导僧侣不分等级,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倡导平静、简朴、艰苦的生活,促使周边居民养成力戒奢侈、省吃俭用等良好的习惯。
此外,高僧百丈怀海禅师的《百丈清规》正式确定了茶在禅门的重要地位,茶禅对当地民间盛行饮茶之风也密不可分。
禅宗丰富了当地民俗的形式
禅宗在赣西地区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还丰富了当地的民俗活动。
其中,拜祭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民间礼佛仪式,例如佛像塑造时的“开光”仪式,民间信徒们通常会参加这些公开的庙祀法会,以示对神灵的供奉和信仰。
在一些毗邻乡镇,例如宜春株潭镇、潭埠镇、黄茅镇、白水乡和宜春袁州区慈化镇,曾经盛行客家醮祭仪式。
参与各种拜祭活动,赋予传说中的人物祝福,希望生产顺利,生活幸福。
另外,节日庙会也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活动形式,禅宗礼节中的法会等也逐渐融入了传统风俗,成为了民间固定的节日活动。
人们在固定的场所,如集镇和寺庙,举行各种仪式,并表演相应的节目,以示庆祝。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文化娱乐和节日法会逐渐结合,形成了节日庙会的形式。
例如:为纪念释迦牟尼或其他佛和菩萨诞生而举行的佛诞法会,逐渐扩大为佛和菩萨的出家日、成道日和涅磐日都举行庆祝活动的节日法会。
这些庙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商业兴盛的盛会,也补充和完善了赣西的其他各种民俗活动。
结语
终上所述,赣西地区的禅宗文化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受到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和融合,禅宗文化的世俗性越来越突显,甚至演变成了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赣西禅宗文化对当地民俗的影响非常深远,已经渗透到当地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层面。
它不仅深刻影响了赣西的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而且在促进当地民俗文化的多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和敬,卢生芹等:《九华山佛教文化的社会影响》[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
2.王朝新,《论杨岐禅宗文化对民众思想行为的影响》[j].《中国宗教》,2009.
3.周常青,钟绍明:《天下大慈化》[a].宜春禅宗文化研究会编,2002.
4.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ctc.daxichong.cn/post/77330.html
- 转载请注明: 四川特产 于 凯发平台-凯发旗舰厅 发表